汽车电子是安装在汽车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总称,主要分为以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为主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和以安全舒适系统、娱乐通讯系统为主的车载电子装置。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整体进程较快,推动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汽车电子在纯电动车型成本占比高达65%。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将拉动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相关汽车电子需求高增长。
近年来,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54.5和352万辆,同比均增长1.5倍;保有量为784万辆,2017-2021年均增速为50.45%。与此同时,在三电系统技术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品续航和动力性能等方面趋于同质化竞争,汽车电子智能化水平将成为我国新能源车企突围并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关键。部分车企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正在自研自制汽车电子芯片,并将业务活动从核心硬件延伸至链接用户更为密切的软件和操作系统上,以开展特定服务或提供其他数字内容。
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关于汽车电子顶层设计政策密集出台,先后对车联网、智能汽车等基于汽车电子发展的新兴产业提出了行动计划或发展战略。2020年11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强调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引领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2022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汽车芯片和上游原材料保供稳价,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高性能芯片、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纵深发展。车用AI芯片满足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的智能驾驶相关运算,成为决定汽车智能化发展水平的战略性要素;5G技术逐步商业化,满足车路协同和车联网功能对高数据带宽和低延迟传输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汽车系统解决方案和软件算法开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智能网联相关汽车电子产业测试、应用和推广。
(1)上游:汽车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厂商如台积电、博世等公司,主要负责生产汽车电子相关核心芯片及其他分立半导体器件。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国内头部企业正逐渐缩小同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2)中游:以汽车电子的系统集成商为主,如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公司,主要针对上游元器件及零部件进行整合,或针对某一功能或者某一模块提供解决方案。部分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参与中游的系统集成。该环节的电子产品具备一定的消费电子属性,更新周期短,替代威胁比较大。(3)下游:主要为整车厂(OEM),以汽车企业为主导,在产业链中拥有较高的议价权。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科技及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局汽车产业链,以提供增值服务方式分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红利。
近年来,汽车电子在自动驾驶、安全驾驶、智能座舱等应用场景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9,783亿元, 2017-2022年均增速为13.29%。
随着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电动化等不断渗透,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将持续提升。此外,在环保需求日益提升的推动下,我国计划在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叠加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市场需求将逐渐转向汽车电子占比更高的中高档车型、混合动力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型。未来,在政策驱动、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等共同作用下,汽车电子占比将不断提升。根据赛迪数据,预计2025年,所有车型中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有望达到60%。
智能化、网联化与电动化将推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等汽车芯片性能成倍提升。以存储芯片为例,智能座舱逐渐普及和自动驾驶等级渐升,对汽车存储芯片的数据处理速度、数据存储量以及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座舱的发展驱动对车载娱乐系统的存储需求不断增加,而L3、L4等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数据、算法等都需要大容量存储支持。因此,汽车存储芯片的容量和性能将实现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汽车电子行业成长最快的细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