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28
今日乌兰察布
1、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丰镇市1—3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3、一季度全市累计发电量达119.62亿千瓦时;
4、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
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效显著
一是铁合金产业创新发展。相继引进了吉林铁合金、北京雄伟光大新材料等一批工艺先进、装备高端、示范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落户我市,使我市铁合金产业在集聚化水平、精深加工能力、产品多元化发展上有了质的提升。全市铁合金产能达到465万吨,已形成硅锰、铬铁、镍铁、工业硅等系列产品,其中中低碳锰铁、中低碳铬铁等精炼产品产能占比达到10%以上;3万千伏安以上矿热炉产能达到70%以上。铁合金总产能占全区比重达到50%,位居第一位;占全国总产能的11%以上。在建产能200多万吨,预计年内总产能将达到7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二是化工产业延伸发展。氟化工,形成产品产能25万吨、产品15种,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氟橡胶等高端产品的延伸,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品聚偏氟乙烯成为国家名优产品;二氟乙烷、三氟乙烷,产能分别达3.5万吨和2.5万吨,居全国之首;聚三氟氯乙烯,科技含量居全球顶尖水平。氯碱化工,全市电石共有51台矿热炉,年生产能力376万吨,下游生产能力达89.3万吨。其中PVA产能20万吨,占全区60%,位居自治区第一位,占全国13%,为全国单体PVA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三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加大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支持力度,风电装机并网容量504.2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并网容量100.5万千瓦,占自治区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比重分别达到18.7%、13.6%,分别位列全区第1位和第2位;引进瑞盛、大盛、欣源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石墨烯、柔性石墨、高导热石墨薄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系列产品、产能35.6万吨。大盛公司建设的30吨石墨烯宏量设备建成投产,为国家第一条薄层石墨烯生产线;同清华大学合作建设了京蒙石墨新材料研究院,构建起研发在北京、转化在乌兰察布的发展格局;引进的五龙集团4GW新能源电池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在建兴丰新能源、凯金新能源等重点项目12个,新增产能约45万吨,届时石墨碳素总产能将达到82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墨新材料产业基地。聚偏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氟橡胶等含氟聚合物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基地正逐步形成。四是化成箔产业集聚发展。利用自治区将化成箔纳入“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的政策优势,先后引进了深圳东阳光、海立电子、苏通电子等一批化成箔项目。其中东阳光公司为世界化成箔领军企业,约占全球70%的市场。目前,全市化成箔生产线达到146条,总产能达到4000万平方米,成为自治区重要的化成箔生产基地。五是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围绕“南贵北乌”的发展定位,推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在华为一期1500个机柜投入运营基础上,推动华为二期8000多个机柜项目实现了开工,年内2000个机柜建成投运。苹果公司iCloud数据中心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优刻得、中联数据、中科同舟北方数据中心近期全面开工,中华联合财险公司数据中心已完成选址,阿里巴巴数据中心项目已签约,腾讯数据中心正在推动落实,大数据产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年内服务器力争达到50万台规模。二是加快呼叫中心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引进博岳集团、鸿联九五、华唐集团等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达到5000坐席。三是与百度、软通动力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推动创业创新,在孵大数据企业达到13家,打造“中国北方双创示范基地”。 (来源于市政府办《每日报》)
2
丰镇市1—3月份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1-3月份,丰镇市38户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现价产值42.4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4.42亿元。分行业运行情况:电力行业实现工业产值8.42亿元; 完成销售收入8.42亿元。氟化工行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冶金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电石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41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48亿元。甲醇制轻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0.87亿元,完成销售收入0.62亿元。轻工行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0.39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0.4亿元。炭素行业实现工业产值0.58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0.6亿元;机械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0.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0.06亿元。
3
一季度全市累计
发电量达119.62亿千瓦时
一季度全市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达119.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火力发电累计发电量达80.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新能源发电中风电发电量34.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2%,光伏发电发电量4.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7%。
4
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23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位列自治区十二个盟市第二位。
从旗县看:
11个旗县市区中有6个地区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集宁(13.8%)、察右后旗(12.9%)、察右中旗(11.8%)、四子王旗(10.5%)、察右前旗(10%)、化德(9.8%),其余5个地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从主导产业增速看:
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呈现“四升二降”态势。其中,电力行业同比增长19.2%;冶金行业同比增长10.2%;化工行业同比增长21.1%;建材行业同比增长51.9%;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比下降15.2%;装备制造业同比下降80.8%。
从产品产量看:
我市重点监测的七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四升三降”,分别是石墨及碳素制品完成产量3.9万吨,同比增长17.5%;铁合金完成产量103.6万吨,同比增长18.8%;乳制品完成产量4.8万吨,同比增长44.7%;电石完成产量51.9万吨,同比增长10.8%;水泥完成产量4.1万吨,同比下降2.1%。饮料酒完成产量10156千升,同比下降7.5%;水泥熟料完成产量17.4万吨,同比下降37.2%。
从停产企业看: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停产企业47户(其中26户企业属季节性停产,21户企业非正常停产),较上月减少4户。
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是退规企业较多,规上企业规模逐年缩减。受市场、政策、企业自身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减少,制约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17年底我市退规企业达100户,再加上14户新入规的“小升规”企业,目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共231户,较去年同期减少81户。另外,增量增长缓慢,新增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形成有效推动。二是支柱产业生产不足,部分行业下降幅度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因季节性影响产值同比下降15.2%;装备制造业因缺少订单产值同比下降80.8%,其中锋电能源公司完成产值40.5万元,同比下降99.6%,太重新能源公司完成产值3400万元,同比下降68%。
下一步措施:
一是推动新经济增长点入规。2018年全市确定34个新经济增长点,要形成跟踪推进机制,按时调度企业建设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建成投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造积极条件确保新经济增长点企业能够按计划投产入规。二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分析。继续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力度,通过对工业经济增速、主要工业品价格、煤电油运以及重点监测企业生产运行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情况的调度监测,及时掌握工业经济动态形势变化,预判工业经济走势;继续强化蹲点包联相关工作,形成市县两级包联机制,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帮助解决。